审批、落户、办照,处处跑腿;入学、看病、养老,事事犯难。
长久以来,“办事求人”就像泥淖,求人的、被人求的、被人求也求人的,大家都深陷其中。各家各户、各色人等,都有一部“求人史”。动辄“跪求”,民众苦不堪言。
李克强总理6月28日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尽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同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
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新常态,减少交易成本、减少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的无效与浪费,促进创业创新、稳增长保就业,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切实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麻烦的民心工程。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中面临着办事审批手续复杂、环节冗繁、各类证件证书证明要求不一的痼疾,为一件事情跑断腿、排长队还徒劳无功的经历,很多人都有所体会。总理批评过的“证明你妈是你妈”等奇葩证明的类似尴尬画面,也绝不只是少数人的奇遇。
近年来,不少地方也在推进变革。例如,安徽省推出“一张网一扇门,群众办事不求人”举措,让民众进一家门可办多家事。“以前办证要在上海、安徽之间来回跑,这次通过网上审批,坐在办公室里就办好了批文。”有民众这样点赞安徽政府的改革举措。
的确,在过去五六年间,相关的审批和证明已被大幅度减少,但仍有进一步清理的空间。与此同时,即便是涉及一些必要的政务手续,也有望在“互联网+”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得到更加简捷的流程革新。
有鉴于此,总理首先要求政府各部门继续认真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看看哪些事项需要反复跑,哪些窗口排队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大清理减并力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便民服务没有止境,我们应当把“最烦最难”看作一个动态的尺度。曾经“最烦最难”的领域被攻克了,相关部门仍然有必要去为以前的“次最难最烦”、现在的“最烦最难”而努力。
这是一个需要发挥各级部门主观能动性的时刻,如中央政府所期待的,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锐意探索创新,创造更多管用可行的“一招鲜”。要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其他部门在简政便民方面探索了什么新思维,以形成竞相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改革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难免会有失误错误,中央政府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免责界限,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
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五年内全面实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这可谓是“放管服”升级的另一个体系性关键。
的确,一个一个地梳理政务办事环节、减少审批要求,自然是正能量,但这种“一城一池”的进退未必不会出现反复。而把办事流程整个地放到万维网上可以增加透明度,打破地域阻隔,消除时间限制,减少具体窗口接待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事态度的变量,同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可谓全盘革命性地重塑了政务的风貌、刷新了政务的效率。
由于无用环节的减少、进程进度的一目了然,政府办事的容量能够倍增,经办人员的负荷却不会加剧。这将使得总理在28日提出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和进出口通关等一系列审批时限至少减半的目标之实现,也变得更为可行。
在贸易战等复杂的国际局面之前,通过科技化的“放管服”建设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亦犹为重要。
总之,“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如何,不能光听宣传和数字罗列,最终要看各地营商环境改善了多少、办事方便了多少。发展环境是否优化,最终要由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说了算。尽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一个“试金石”,而“互联网+”则是让民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者和受益者的重要机制。
来源:凤凰新闻